论原因理论在给付关系中的功能——以德国民法学说为蓝本

被引:6
作者
冯洁语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原因理论; 不当得利; 给付; 给付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原因理论乃是德国民法体系内涵之"红线",其在无因行为制度、契约制度中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原因理论仅在《德国民法典》的不当得利体系中以法条形式出现。原因是给付概念的核心,通过原因使得给付与履行概念得以统一,并且在三角给付中确定给付关系同样须借助原因。我国不采德国民法上的物权行为无因性,因此,给付型不当得利的作用有所削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给付型不当得利在我国丧失独立性。相反,通过原因理论在对《民法通则》第92条进行解释时,可以构建起给付型不当得利的一般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3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之概念澄清——基于“给付”概念的中国法重释 [J].
娄爱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6) :110-117
[2]   民事立法瑕疵及其原因与矫正 [J].
房绍坤 .
中国法学, 1993, (01) :27-32
[3]  
优士丁尼《法学阶梯》评注[M] 徐国栋;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  
连带债务研究[M] 张定军;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5]  
不当得利[M] 王泽鉴;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6]  
罗马法史[M] (意) 格罗索;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7]  
罗马法与现代[M] 黄右昌;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8]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黄茂荣; 著 法律出版社 2007,
[9]  
罗马法教科书[M] (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黄风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10]  
原因理论研究[M] 徐涤宇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