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春夏旱涝灾害与太平洋海温关联性研究

被引:2
作者
于文金 [1 ]
张晓玲 [1 ]
周鸿渐 [1 ]
黄亦露 [1 ]
邱新发 [1 ]
谢涛 [1 ]
于步云 [1 ]
邹欣庆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Z指数; 长江流域; 旱涝灾害; 海温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长江流域区域1956-2011年50年气象资料和同期太平洋海温资料,采用Z指数、EOF、REOF、SVD分析等方法,探讨长江流域春季和夏季旱涝特征及其旱涝事件与极端海温异常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以下结论。1REOF的Z指数春夏季节旱涝空间分区特征显示,春季前6个模态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能够达到61.2%,收敛速度较平缓,夏季前6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率更低,只有52.1%。2前冬太平洋海温的变化与长江流域旱涝的态势呈显著相关关系,春季海温场与长江流域旱涝Z指数场的SVD第一模态显示,长江流域的东北区的旱涝与厄尔尼诺显著相关,当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西太平洋海温降低时,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偏涝,而长江流域的西部地区偏旱,反之亦然。3夏季海温场与长江流域旱涝Z指数场的SVD第一模态,表明太平洋海温分布主要呈现南北向的分布,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北太平洋海温偏低时,长江流域夏季中部地区偏涝。反之亦然。第二模态,全球海温呈现厄尔尼诺类型的分布,中东太平洋是负相关,而在西太平洋为显著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代际变率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J].
陈永利 ;
赵永平 ;
王凡 ;
冯俊乔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6) :785-796
[2]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洪涝灾害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陈莹 ;
尹义星 ;
陈兴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12) :2110-2120
[3]   亚洲-太平洋涛动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 [J].
周波涛 ;
赵平 ;
崔绚 .
科学通报, 2010, (01) :74-79
[4]   2003年夏季我国南方大旱天气学背景分析 [J].
郭锐 ;
智协飞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2) :234-241
[5]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J].
姚玉璧 ;
张存杰 ;
邓振镛 ;
董安祥 ;
张秀云 ;
魏锋 ;
杨金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85-189+211
[6]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 [J].
吴志伟 ;
江志红 ;
何金海 .
大气科学 , 2006, (03) :391-401
[7]   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 [J].
张立波 ;
封国林 ;
郭利娜 ;
施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1-8
[8]   近50年中国华南雨涝变化特征分析 [J].
王志伟 ;
唐红玉 ;
李芬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1) :87-92
[9]  
Possible Impacts of the Arctic Oscillation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in East Asia[J]. 琚建华,吕俊梅,曹杰,任菊章.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5(01)
[10]   标准化降水指标与Z指数在我国应用的对比分析 [J].
袁文平 ;
周广胜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52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