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冈栎的地理分布

被引:5
作者
谢春平 [1 ,2 ]
方彦 [1 ]
方炎明 [2 ]
机构
[1]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侦查系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地理分布; 起源与演化; 乌冈栎;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453
中图分类号
Q948.2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植物地理学分布区理论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整合相关标本信息和文献,对乌冈栎地理分布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乌冈栎水平地理分布以亚热带为主,水平分布范围在中国(23°―34°N,100°―120°E)和日本(26°―37°N,128°―140°E);垂直分布大多在海拔500m以上,少数地区可降至海拔200m,日本分布区海拔要低于中国。2)乌冈栎现代分布区可分为中国东部分布区、中国南部分布区、中国西部分布区、中国西南部分布区和日本分布区,而中国东部分布区是目前的分布中心。3)利用壳斗科化石资料,对乌冈栎起源演化及散布途径作了推断,对其起源时间、传播路线等进行了讨论。4)第三纪及第四纪气候的演变对乌冈栎现代地理分布格局有着重大影响,为适应气候变化,其形态特征与常绿硬叶栎类中的高山栎类植物有一定差别,并逐渐退出了高山分布的地理位置。乌冈栎是否传统观点认为的冬青栎东亚替代种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20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乌冈栎野生资源开发与利用 [J].
谢春平 ;
方彦 ;
方炎明 .
北方园艺, 2010, (17) :105-108
[2]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分类与现代地理分布 [J].
刘兴良 ;
刘世荣 ;
何飞 ;
杨冬生 ;
杨玉坡 ;
马钦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8, (03) :1-7
[3]   中国硬叶常绿高山栎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J].
刘兴良 ;
杨冬生 ;
刘世荣 ;
杨玉坡 ;
马钦彦 .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01) :6-12
[4]   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演变和发展 [J].
孙航 ;
李志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852-862
[5]   中国栎属(壳斗科)基于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的分支分析 [J].
普春霞 ;
周浙昆 ;
罗艳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6) :689-698
[6]   壳斗科的地质历史及其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意义 [J].
周浙昆 .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04) :66-82
[7]   华东植物区系成分与日本植物间的联系 [J].
郝日明,刘昉勋,杨志斌,刘守炉,姚淦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3) :269-276
[8]   贵州喀斯特灌丛群落类型研究 [J].
屠玉麟,杨军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3) :27-43
[9]   高山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J].
贺金生,陈伟烈 ;
王勋陵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3) :219-227
[10]   栎属的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 [J].
周浙昆 .
云南植物研究, 1993, (01)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