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中医证候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张琴 [1 ]
邱宏 [2 ]
王磊 [3 ]
都广礼 [4 ]
刘平 [3 ]
机构
[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3] 上海中医药大学
[4]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中医病机; 回归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肝炎后肝硬化的病理生物学指标与各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疾病证候病机的病理因素。方法:规范采集35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信息,记录完整的诊治资料,建立数据库,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信息指标进入多变量分析,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索影响证候的主要因素。结果:建立了6个不同证型(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瘀热内蕴、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和气虚血瘀)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结论:肝实质细胞合成功能减退是肝硬化基本病机“气虚血瘀”的病态基础之一;慢性炎症和肝实质损伤可能是湿热和瘀热的病态基础;肝肾阴虚与瘀热内蕴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能具有其生物病理学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900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模式的研究
    张琴
    刘平
    章浩伟
    王磊
    都广礼
    陈慧芬
    陈良
    王江容
    王宪波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08) : 694 - 697
  • [2] 肝硬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载脂蛋白变化的关系
    朱虹
    肖炜明
    陆伟
    朱方石
    葛玲
    [J]. 陕西中医, 2004, (09) : 771 - 772
  • [3]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损伤关系的探讨
    张琴
    陈慧芬
    陈良
    方志红
    吴定中
    刘平
    魏建军
    曹素华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4, (03) : 8 - 11
  • [4]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的多元分析附视频
    张琴
    刘平
    陈惠芬
    陈良
    曹素华
    刘莺
    魏建军
    方志红
    吴定中
    [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 (02) : 69 - 72
  • [5]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分会
    肝病学分会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6) : 324 - 329
  • [6] 活动型肝硬化肝右叶大小与并发症的关系
    陈良
    葛培昌
    骆成榆
    [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7, (04) : 178 -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