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32
作者
冯霞 [1 ,2 ]
刘新平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 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同; 路径; 江苏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6.02.02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4 ;
摘要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是一对交互耦合、胁迫发展的耗散结构体,剖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规律的研究,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城镇化发展较快的江苏省为例,首先用熵值法对13个地级市2002-2013年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定分析,再运用结构方程(SEM)PA-OV模型对各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演变,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路径分析检验,并根据因果关联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发展的主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20 / 4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结构方程模型.[M].吴明隆; 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   Natural change in the environment: A challenge to the pressure-state-response concept [J].
Berger, AR ;
Hodge, RA .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998, 44 (02) :255-265
[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例 [J].
王长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汪菲 ;
张新林 ;
倪天麒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3) :609-619
[4]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城市化复合系统耦合效应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J].
杨雪梅 ;
杨太保 ;
石培基 ;
吴文婕 ;
刘海猛 .
干旱区地理, 2014, 37 (01) :19-30
[5]  
熵变视角的吉林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判别.[J].孙平军;修春亮;张天娇;.应用生态学报.2014, 03
[6]   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 [J].
聂春霞 ;
何伦志 ;
甘昶春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3) :517-525
[7]   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与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度研究 [J].
曹文莉 ;
张小林 ;
潘义勇 ;
张春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2) :141-146
[8]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9]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1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黄金川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03, (02) :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