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溶液环境中软岩的崩解试验及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被引:25
作者
黄明
詹金武
机构
[1]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软岩; 崩解; 能量耗散; p H值;
D O I
10.16285/j.rsm.2015.09.022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基于不同p H值溶液中泥质页岩的循环崩解试验,得到了不同粒径范围颗粒百分含量随崩解次数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p H值较小时小粒径的颗粒百分含量普遍较大,且随着崩解次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建立了岩石单次崩解后新增表面能及循环崩解累积新增表面能的计算公式,重点论述了p H值变化对泥质页岩崩解过程新增表面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崩解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表面能单次增量越小,酸碱度变化对泥质页岩崩解表面能单次增量的影响较大;p H值越小,岩石循环崩解累积表面能增量越大,且趋于稳定所需的循环次数越少,说明酸性溶液有助于加速泥质页岩的崩解,碱性溶液对泥质页岩的崩解影响较小。最后,建立了泥质页岩崩解过程中能量耗散量预测的对数函数表征公式,分析认为,模型参数随p H值的增大基本呈相似的递减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2607 / 2612+2623 +26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膨胀岩与工程.[M].范秋雁; 著.科学出版社.2008,
[2]  
软岩工程力学.[M].何满潮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3]  
软岩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实践.[M].刘特洪;林天健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紫色泥岩水热条件下崩解过程的分维特性 [J].
张丹 ;
陈安强 ;
刘刚才 .
岩土力学, 2012, 33 (05) :1341-1346
[5]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红砂岩崩解机制研究 [J].
刘晓明 ;
熊力 ;
刘建华 ;
赵明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 (10) :3143-3149
[6]   红层软岩崩解性室内试验研究 [J].
吴道祥 ;
刘宏杰 ;
王国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4173-4179
[7]   物化型软岩块体崩解特性差异的试验研究 [J].
康天合 ;
柴肇云 ;
王栋 ;
杨永康 ;
李义宝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907-911
[8]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耗散研究 [J].
赵忠虎 ;
谢和平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2) :26-31
[9]   砂岩水物理化学损伤机制研究 [J].
乔丽苹 ;
刘建 ;
冯夏庭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0) :2117-2124
[10]   红层填料路堤变形研究 [J].
刘俊新 ;
谢强 ;
曹新文 ;
胡启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S1) :303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