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6
作者
周科平 [1 ,2 ]
夏明 [1 ,2 ]
肖雄 [1 ,2 ]
刘泽洲 [1 ,2 ]
邓环宇 [1 ,2 ]
雷涛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2] 中南大学深部金属矿产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模型试验; 开采环境再造; 诱导崩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15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以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为原型,运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深入分析深孔诱导崩落开采过程中人工顶板和上、下盘围岩力学演化规律。试验在自行设计的BLES双向加载岩体开挖模拟试验台上,模拟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落充填采矿法的8个开采步骤。试验结果表明:(1)在开挖1#,2#凿岩硐室以及切割拉底时,上、下盘围岩应力和位移都呈缓慢增加的趋势,而人工顶板中部应力值逐渐减小,处于受拉状态。开挖V型堑沟、诱导崩落矿体时,上盘围岩和下盘围岩应力值随开挖步骤急剧增加。上、下盘围岩底部和人工顶板的左端应力值分别达到初始应力的2.2,2.14和2.53倍,应力集中现象明显。(2)开挖完成后,人工顶板和上、下盘围岩最大沉降量分别为8.6,6.5和2.8 cm,满足矿山安全要求。上盘围岩的变形明显大于下盘围岩的变形,且有整体移动现象。(3)构筑9 m厚的人工顶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破裂等破坏现象,实现采矿环境再造,同时确保试验采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28 / 23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极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常规错距理论与物理模拟 [J].
严国超 ;
胡耀青 ;
宋选民 ;
付玉平 ;
刘中华 ;
杨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3) :591-597
[2]   承压水上开采煤层底板隔水层裂隙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J].
冯梅梅 ;
茅献彪 ;
白海波 ;
王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36-341
[3]   开采环境再造人工顶板锚索支护设计 [J].
周科平 ;
朱和玲 ;
肖雄 ;
陈庆发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9 (06) :1119-1124
[4]   基于开采环境再造深孔诱导崩矿方案优化研究 [J].
周科平 ;
朱和玲 ;
肖雄 ;
刘俊 ;
董国庆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5-9
[5]   高地应力条件下洞群稳定性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朱维申 ;
李勇 ;
张磊 ;
辛小丽 ;
孙林锋 ;
马庆松 ;
陈五一 ;
李杰 ;
张罗彬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7) :1308-1314
[6]   采矿环境再造连续开采地压演化过程的控制与仿真 [J].
周科平 ;
朱和玲 ;
肖雄 ;
陈庆发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417-422
[7]   采矿环境再造与矿业发展新思路 [J].
周科平 ;
高峰 ;
古德生 .
中国矿业, 2007, (04) :34-36
[8]   连拱隧道动态施工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 [J].
刘涛 ;
沈明荣 ;
陶履彬 ;
何之民 ;
袁勇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9) :1802-1808
[9]   厚覆盖岩层条件下地下采矿的地表及围岩变形破坏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J].
任伟中 ;
白世伟 ;
孙桂凤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1) :137-143
[10]   厚覆盖层条件下地下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陷落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J].
任伟中 ;
白世伟 ;
葛修润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0) :171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