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信息财产权——附着于人格要素的经济利益的定位与保护

被引:3
作者
李建伟 [1 ]
郑其斌 [2 ]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2]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律系
关键词
人格; 人格权; 经济利益; 人格信息财产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特定的人格要素可以进行商业利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究其本质是人格要素及其蕴涵的影响力所产生,此种利益应属于主体自身享有。基于人格和人格权的非财产属性,此种附着于人格要素的经济利益应当纳入财产权的保护范围,此谓人格信息财产权。此种权利与人格权一起为人格要素提供了并行不悖的双重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219 +2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复旦民商法学评论.[M].《复旦民商法学评论》编委会[编];王志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2,
[2]  
商事人格权论.[M].程合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民法总则.[M].王泽鉴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4]  
民法总论.[M].龙卫球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5]  
民法学原理.[M].张俊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  
罗马法原论.[M].周榼 著.商务印书馆.1994,
[7]   法律经济学与实用主义 [J].
苗金春 .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3) :76-78
[8]   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 [J].
易继明 ;
周琼 .
法学研究, 2008, (01) :3-16
[9]   奥运会运动员肖像使用规则评析 [J].
徐志军 ;
周玲 .
政法论坛, 2007, (03) :135-141
[10]   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 [J].
刘德良 .
法学研究, 2007, (03) :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