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5
作者
管晓静
张惠芳
机构
[1]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太原
[3] 山西太原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前科消灭; 理论和现实意义; 实践困境; 法律准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它既符合法的正义价值 ,又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 ,同时还有利于撕掉犯罪标签和完善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但目前在我国实施还面临一些困境 ,即该制度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冲突 ,制定主体不适格 ,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和配套实施机构 ,极易导致司法腐败。因此 ,只有在充分的法律准备下才能在全国推广和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创设少年法院必要性研究的反思 [J].
姚建龙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 (02) :55-59
[2]   论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围 [J].
凌鸿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2, (02) :32-34
[3]  
法理学.[M].周旺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4]  
刑法哲学.[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  
西方犯罪学史.[M].吴宗宪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6]  
德国犯罪学研究探要.[M].徐久生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