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27
作者
吴蒙 [1 ]
彭慧萍 [1 ]
范绍佳 [1 ]
吴兑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区域空气质量; 城市间输送; 天气形势; 珠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6-2012年粤港区域空气质量监控网的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AQI)资料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珠三角地区)同期的地面气象资料,研究了珠三角地区RAQI时空分布特征,还结合相关性分析和风场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江三角洲不同城市之间污染物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城市区域空气质量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但是广州、佛山和东莞的污染日数,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污染物输送在不同城市之间影响非常显著,下风向地区易受上风向地区污染物输送影响,尤其肇庆、中山、江门和惠州受上风向影响非常显著,佛山和东莞则影响不显著;珠三角造成污染天气的天气形势中,高压脊控制型和高压底部型较多,槽前脊后型等其他类型则相对较少。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珠三角空气质量暨光化学烟雾数值预报系统 [J].
邓涛 ;
吴兑 ;
邓雪娇 ;
冯业荣 ;
郑君瑜 ;
刘乙敏 ;
谭浩波 ;
李菲 ;
毕雪岩 ;
蒋德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4) :62-68
[2]   粤港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灰霾天气形成的研究 [J].
吴兑 ;
刘啟汉 ;
梁延刚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碧婷 ;
陈慧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11) :2660-2669
[3]  
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空气质量与污染气象条件分析[J]. 李婷苑,邓雪娇,范绍佳,吴兑,李菲,邓涛,谭浩波,蒋德海.环境科学. 2012(09)
[5]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6]   珠三角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特征分析及数值模拟 [J].
余纬 ;
罗栩羽 ;
范绍佳 ;
刘洁 ;
冯业荣 ;
樊琦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6) :645-653
[7]   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严重空气污染的分析 [J].
吴兑 ;
吴晟 ;
李菲 ;
陈欢欢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4) :540-545
[8]   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 [J].
吴兑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3) :157-161
[9]   典型城市公众感受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相关关系 [J].
段菁春 ;
薛志钢 ;
柴发合 ;
曾燕君 ;
徐锋 ;
吴爱冬 ;
胡晏玲 .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 (02) :133-138
[10]   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AQI)的研究 [J].
张轶男 ;
李倩倩 ;
罗运阔 ;
陈尊裕 ;
刘俊 ;
张毅强 ;
胡鸣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3) :9-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