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L中学习者人际交往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杨惠
吕圣娟
王陆
彭艳均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 人际交往; 知识建构;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09.01.016
中图分类号
TP3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812 ; 040110 ;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内容分析法对首都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一门网络课程进行实证研究,了解两个学年不同时期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情况。然后,研究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学习者的人际交往情况,在整体层次判断学习者的交往网络是否影响其高水平知识建构;在个体层次分析学习者的网络个体属性与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相关性;在角色分析层次统计网络中不同角色的学习者对高水平知识建构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互惠性高的网络利于学习者的高水平知识建构;特征向量高的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也较高;核心参与者是高水平知识建构的主要贡献者。最后,笔者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了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及其高水平知识建构的方程,通过该方程可以看到学习者的人际交往对其高水平知识建构所起的作用,从而为教师实施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 [J].
韩丽萍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2008, (01) :66-67
[2]   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与技巧 [J].
杨伟蓉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6) :40-41
[3]   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 [J].
赵建华 .
电化教育研究, 2007, (05) :9-15+29
[4]   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 [J].
钟志贤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1) :20-24+29
[5]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军著, 2004
[6]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黄荣怀著, 2003
[7]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李克东编著, 2003
[8]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 [J].
Gunawardena, CN ;
Lowe, CA ;
Anderson, T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7, 17 (04) :397-431
[9]  
Computer conferenc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2 Henri,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rough computer conferencing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