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田 [1 ]
傅宏 [2 ]
朱婷婷 [3 ]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3]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宽恕; 后续行为; 行为动机; 博弈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8.4 [信念、意志、行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期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冒犯者在得到宽恕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被冒犯者。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冒犯者为什么这么做,是出于"善待宽恕者"的动机,还是出于"报复非宽恕者"的动机。为此,本研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范式研究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的行为动机。结果显示,在"得到宽恕"的情境中,冒犯者善待对方的程度要显著高于"没有得到宽恕"和"不确定是否得到宽恕"的情境,而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不倾向于再次伤害对方的结论,另一方面也初步确定了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的动机,即"善待宽恕者",而非"报复非宽恕者",并对人际互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