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联网背景下中国中心城市可达性与联动格局

被引:16
作者
王春杨
任晓红
李玉华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铁; 可达性; 城市体系; 联动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基于城市间铁路客运车次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及联动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建设显著提升各中心城市的可达性,然而当前建成运行的高铁网络,并未带来中心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收敛,反而加大了中心城市间可达性的非均衡程度,呈现"马太效应";中心城市的吸附能力与可达性密切相关,高铁联网成为重塑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市间依附关系沿"四横四纵"高铁网络干线"强强联动",呈现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南北联系明显强于东西联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显示地理区位仍然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中心城市的联动关系以及空间体系格局演变,高铁联网下中心城市的腹地快速扩张,非均衡发展态势还将持续更长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流”层级功能结构——基于高铁客运数据的分析 [J].
孙阳 ;
姚士谋 ;
张落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 (11) :1381-1387
[2]   高速铁路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均衡性的影响 [J].
贾善铭 ;
覃成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5, (02) :13-20
[3]   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 [J].
汪德根 ;
牛玉 ;
陈田 ;
陆林 ;
唐承财 .
资源科学, 2015, 37 (03) :581-592
[4]   中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的空间联系及其结构图谱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157-168
[5]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J].
钟业喜 ;
黄洁 ;
文玉钊 .
地理科学, 2015, 35 (04) :387-395
[6]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 [J].
王姣娥 ;
焦敬娟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833-1846
[7]   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及其空间格局——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J].
吴健生 ;
刘浩 ;
彭建 ;
马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6) :759-770
[8]   高速铁路对中国省际可达性的影响 [J].
冯长春 ;
丰学兵 ;
刘思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8) :1187-1194
[9]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通达性影响分析 [J].
钟少颖 ;
郭叶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3, (02) :46-51
[10]   基于空间联系的城市腹地范围划分——以江苏省为例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36-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