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通达性影响分析

被引:27
作者
钟少颖
郭叶波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城市通达性; 距离矩阵; 四纵四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U238 [高速铁路];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082301 ;
摘要
以"四纵四横"为主要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格局将对中国城市通达性产生重大影响。选取2007,2012,2020年3个典型年份,考察高铁建设对中国153座城市通达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间通达性的基本格局仍然取决于自然地理位置,但高铁建设将普遍改善各城市的通达性,外围地带城市的通达性也会显著提高。从全国看,2007—2012年建成的高铁线路对中国城市通达性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2013—2020年将要建设的高铁线路也会提高城市通达性,但其改善效果不及以前显著。分区域看,2007—2012年的高铁建设对东北地区城市通达性条件的改善最为明显,而2013—2020年将要建设的高铁则将主要改善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上海—广州沿线城市的通达性。值得注意的是,高铁建设对西北地区城市通达性影响最小,西北地区仍将处于通达性条件最差的外围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省际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陈文峰 ;
陆玉麒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4) :6-10
[2]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1298
[3]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4]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J].
张楠楠 ;
徐逸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3) :32-36
[5]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J].
王姣娥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5, (03) :371-380
[6]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
徐逸伦 ;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411
[7]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8]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J].
周一星 ;
胡智勇 .
地理研究, 2002, (03) :276-286
[9]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01, (01) :31-39
[10]   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J].
胡天军 ;
申金升 .
经济地理, 1999, (05)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