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碰撞造山带中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来自含柯石英锆石的定年证据

被引:110
作者
杨经绥
刘福来
吴才来
万渝生
张建新
史仁灯
陈松永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动力学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中央碰撞造山带; 柴北缘; 大别苏鲁; 秦岭; 超高压变质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沿中央造山带存在一条巨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其西起阿尔金—祁连,往东经秦岭,延至大别—苏鲁,全长超过4000 km。柴北缘片麻岩中含柯石英锫石的SIMS离子探针原位微区U-Pb定年获得超高压变质年龄452±13.8 Ma。锆石的退变质年龄419±6.7 Ma。SHRIMP U-Pb定年获得秦岭含金刚石片麻岩中锆石的下交点年龄502±45 Ma,上交点年龄1545±100 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为原岩岩浆锆石年龄;获得榴辉岩锆石的上交点年龄1381±82 Ma和下交点493±170 Ma,认为上交点代表榴辉岩原岩年龄,下交点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获得江苏东海县青龙山榴辉岩含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锆石的年龄为441±9 Ma,449±9 Ma,和442±9Ma,平均444±9 Ma,核部含斜长石+磷灰石锆石年龄为761±13 Ma,认为前者代表超高压变质年龄,后者代表榴辉岩原岩结晶年龄。认为中国中部沿中央造山带中存在两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第一期为加里东期,第二期为印支期,两期超高压变质事件在时空分布方面是不同的,加里东期超高压变质事件由西部阿尔金—柴北缘延至东部大别—苏鲁,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事件没有在大别以西发现。认为中央造山带应是一个多期活动的造山带,较早形成罗德尼亚大陆的格林威尔造山运动可能留下了10亿年左右的构造岩浆事件记录,如中央造山带中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7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杨经绥
    许志琴
    宋述光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万渝生
    李海兵
    金小赤
    Marc Jolivet
    [J]. 地质学报, 2000, (02) : 156 - 168
  • [2] 柴北缘造山带沙柳河地区榴辉岩相高压变质岩石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张雪亭
    吕惠庆
    陈正兴
    张宝华
    李福祥
    朱跃升
    李朝兰
    王彦
    [J]. 青海地质, 1999, (02) : 1 - 13
  • [3] 山东榴辉岩的生成时代——单颗粒锆石207Pb/206Pb年龄
    王来明
    吴洪祥
    宋彪
    傅国民
    [J]. 科学通报, 1994, (19) : 1788 - 1791
  • [4] 东秦岭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带.[M].游振东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 [5] Discovery of eclogite at nor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NW China.[J].Jingsui Yang;Zhiqin Xu;Haibing Li;Cailai Wu;Junwen Cui;Jianxin Zhang;Wen Che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