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3
作者
张晓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区域差异; 工业化; 经济重型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消费强度反映国民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其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研究中大多以我国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为对象,对地域差异关注不足。本文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能源消费规模份额指数、能耗强度指数、增长速度指数、综合消费指数,从不同角度刻画中国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与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化程度、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尤其是地区经济重型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显著增加地区经济能耗强度。现阶段,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重复建设与盲目投资,对于减小能源消耗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性,要求我国能源战略的推进与实施必须制定相应的地区政策才能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顺利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资源经济贡献与发展诅咒的互逆关系研究——中国31个省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韩亚芬 ;
孙根年 ;
李琦 .
资源科学, 2007, (06) :188-193
[2]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3]   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 [J].
刘凤朝 ;
潘雄锋 ;
徐国泉 .
资源科学, 2007, (04) :2-6
[4]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46-57
[5]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 [J].
张雷 .
地理研究, 2006, (01) :1-9
[6]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J].
周鸿 ;
林凌 .
产业经济研究, 2005, (05) :13-18
[7]   中国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J].
孙鹏 ;
顾晓薇 ;
刘敬智 ;
王青 .
资源科学, 2005, (05) :15-19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晓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38-41
[9]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王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4) :30-37
[10]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