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常见根类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被引:23
作者
江珍玉
陈纯纯
龚勇祥
李连凤
于志君
邓海英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根类饮片; 微生物污染; 控制菌;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8.07.016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根类饮片种植、加工、流通等全过程链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与微生物污染相关的因素。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对甘草、黄芪、天冬、麦冬、丹参5种中药饮片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酵母菌和霉菌总数(TYMC)、耐热菌及控制菌检查,对检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分别有25.7%(9/35)的样品TAMC、TYMC超过USP38限度规定。42.9%(15/35)的样品检出耐热菌。45.7%(16/35)的样品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超过中国药典饮片限度(10~4 MPN/g),1批甘草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批丹参、1批天冬及2批黄芪样品检出大肠埃希菌,1批天冬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黄芪、甘草TAMC、TYMC、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高于丹参、麦冬及天冬;黄芪耐热菌检出率最低,天冬最高。样品TAMC与TYMC、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相关;聚类结果显示,黄芪、甘草大多聚于A分支,为微生物高污染型,天冬、麦冬及丹参大多聚于B分支,属微生物低污染型。结论:不同类型饮片微生物污染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材种植环境、炮制方法、水分及成分等分类制定微生物类别和限度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593 / 15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温州地区鸡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血清型鉴定 [J].
侯凤香 ;
李培德 ;
金俊杰 ;
金大春 ;
陈溥言 .
动物医学进展, 2017, 38 (10) :114-117
[2]   陕西省12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 [J].
绳金房 ;
杨晓莉 ;
李辉 .
西北药学杂志, 2016, (06) :608-612
[3]   常用中药饮片两头尖和桑寄生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及分析 [J].
谢文明 ;
张敏 ;
潘建文 .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 (18) :1630-1633
[4]   上海地区10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情况研究 [J].
范一灵 ;
李琼琼 ;
房蕊 ;
杨美成 .
中草药, 2015, (13) :1908-1913
[5]   化妆品中白色念珠菌的鉴定和检测 [J].
于凌琪 ;
张宏 ;
张淑兰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 (01) :73-7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