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12种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调查及风险评估

被引:29
作者
绳金房
杨晓莉
李辉
机构
[1] 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微生物污染;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风险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调查陕西省12种常见中药饮片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评估其潜在风险。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金银花等12种中药饮片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霉菌和酵母菌总数(TYMC)、耐热菌数及控制菌检查。结果中药饮片TAMC>104 cfu·g-1的为70%(84/120),TYMC>102 cfu·g-1的为65%(78/120),耐热菌数>102 cfu·g-1的为49.2%(59/120),预培养处理有助于耐胆盐革兰阴性菌的检出,为75.0%(90/120),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33%,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7.5%。结论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卫生质量亟待提高,应建立合理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608 / 6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药品微生物控制现状与展望[J]. 胡昌勤.中国药学杂志. 2015(20)
[2]   中药抗菌成分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刘云宁 ;
李小凤 ;
班旭霞 ;
姜爱雯 .
环球中医药, 2015, 8 (08) :1012-1017
[3]   对《中国药典》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项目的分析及思考 [J].
郑鹏博 ;
常笑 ;
边晓丽 .
西北药学杂志, 2015, 30 (02) :201-203
[4]   32味中药水提物对4种真菌抑菌实验研究 [J].
李昕 ;
赵月 ;
苏昕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 (03) :36-39
[5]   53味清热类中药对绿脓杆菌抑菌作用的聚类分析 [J].
何先元 ;
李坤 ;
喻录容 ;
刘俊康 ;
廖巳祥 ;
刘艳霞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20) :222-225
[6]  
药用植物鸦胆子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 梁子宁,朱华,赖开平,陈龙.中药材. 2014(04)
[7]   金银花提取液抑菌活性的研究 [J].
陈寿妮 .
时珍国医国药, 2014, 25 (03) :609-610
[8]   不同产地穿心莲的含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及抑菌活性评价 [J].
王艳辉 ;
王伽伯 ;
郝庆秀 ;
张雅铭 ;
赵艳玲 ;
格小光 ;
郭兰萍 ;
黄璐琦 ;
肖小河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09) :77-82
[9]   60味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J].
佟天天 ;
黄浩 ;
王义明 ;
罗国安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 (06) :1268-1273
[10]   百合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Δ [J].
裴淑艳 ;
赵晋 ;
郭忠 .
中国药房, 2013, 24 (35) :3345-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