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报告

被引:3
作者
刘洋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团委
关键词
中国非政府组织; 汶川地震; 灾后重建;
D O I
10.13734/j.cnki.1000-5315.2011.05.002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al organization,缩写为NGO)在"5·12"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具有快速反应与自主参与、填补信息缺口、满足个性化需求、帮助"造血"能力恢复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前期的无序涌入和后期的大量撤离、与政府合作的"两极化"、自身能力建设不足和内部管理薄弱、资金筹措困难和来源有限等问题。建立全国性灾后重建NGO管理机制、畅通NGO注册渠道、加强NGO内部管理与自身能力建设、增进NGO的社会认知和认同以及树立NGO的志愿服务精神等,对构建中国特色的NGO发展模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NGO介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概况调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J].韦克难;冯华;张琼文;.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 02
[2]   从法团主义视角解读我国政府与NGO的关系 [J].
刘春森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7 (04) :82-83+86
[3]   善治理论在我国危机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J].
李廷 .
新西部, 2010, (06) :6-7
[4]   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思考 [J].
崔博 .
现代商业, 2010, (18) :76+75-76
[5]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浅析 [J].
柏晶 ;
周定财 .
科学与管理, 2010, (03) :34-37
[6]   汶川地震中NGO的功能分析 [J].
肖振涛 ;
樊岸青 .
传承, 2010, (15) :96-97+127
[7]   四川震后两年:NGO与政府开始“蜜月” [J].
章剑锋 .
南风窗, 2010, (10) :52-55
[8]   灾害救助中的NGO参与及其管理——以汶川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为例 [J].
林闽钢 ;
战建华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3) :98-103
[9]   汶川大地震对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启示 [J].
邓国胜 ;
韩俊魁 .
博览群书, 2010, (01) :14-18
[10]   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研究:前置承诺与后置强制 [J].
陈校 .
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8)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