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育融合教育”

被引:70
作者
钟柏昌
刘晓凡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STEM教育; 全人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鉴于当前教育领域中"五育"失衡与"本土化STEM教育"缺失的状况,五育融合教育将更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它是一种培育"完整的人"的全人教育路径,是对五育并举的超越;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种适应我国教育特点的本土化跨领域融合教育范式,是一种比跨学科教育抽象层次更高的跨领域教育。因此,与其说它是一种融合教育的理念,毋宁说它是一种可以课程化、活动化的教育类型。作为一个需要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全新概念,不仅需要从理论层面勾画符合逻辑理路,也需要从实践层面思考现实难题,前者可以从核心素养"三层架构"入手,后者则可以从目标融合、内容融合、资源融合、教学融合和评价融合等五个维度切入。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4+104 +1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1]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N]. 钟启泉.中国教育报. 2017 (005)
[12]  
人是如何学习的[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布兰思福特, 2012
[13]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美) 安德森 (Anderson, 2009
[14]  
让事物说话[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伊德, 2008
[15]  
谈修养[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朱光潜著, 2004
[16]  
什么是教育[M]. 三联书店 ,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 1991
[17]  
瞭望:扭转失衡,如何五育并举? .2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d23d2a1b15ec04070167df4 . 2020
[18]   完整的人及其教育意蕴 [J].
李润洲 .
教育研究, 2020, 41 (04) :26-37
[19]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J].
宁本涛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5) :1-5
[20]   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综述 [J].
宁本涛 ;
樊小伟 .
基础教育, 2020, 17 (02) :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