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差-廊道模型与中国技术流通网络的构建

被引:3
作者
孔翔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关键词
技术流动; 势差—廊道模型; 中国; 技术流通网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势差-廊道模型表明技术廊道的通畅对技术流动的大规模发生意义重大。同时,一国也不必总是追求最先进国家的最先进技术,国内不同地区间技术势能差异很可能更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因此,构建中国技术流通网络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策选择,并有利于大国优势的发挥。只要我们努力实现文化、制度等的全方位创新,提供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充分保障,国内技术流通网络就一定能刺激技术资源潜在效益的充分发挥,从而使中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85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J].
孙学工 .
战略与管理, 1999, (05) :21-29
[2]   技术创新的技术群体特征 [J].
姚志坚 ;
吴翰 ;
王科 ;
马庆国 .
科学学研究, 1999, (03) :74-79
[3]   构建技术服务市场,实施动态技术转移——基本技术基础设施若干问题的探讨 [J].
吴建南 ;
李怀祖 .
科学学研究, 1999, (01) :88-92
[4]   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J].
张钢 ;
陈劲 ;
许庆瑞 .
科学学研究, 1997, (02) :56-61+112
[5]   美国、日本和中国技术引进的比较 [J].
李宽 ;
黄麟雏 .
引进与咨询, 1995, (01)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