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感与网络口碑传播——“第二道数字鸿沟”视角下的网络赋权实现

被引:9
作者
王春晓 [1 ]
朱虹 [1 ]
束晓舒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赋权; 网络口碑; 权力感; 数字鸿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民能否享有网络赋权受制于"第二道数字鸿沟",而这种网络使用行为的差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本研究以网络口碑为主题,考察了权力感这一个人特质与网络口碑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一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权力感与网络口碑意愿正相关;研究二通过实验证明,网络口碑行为能提高口碑传播者的情境权力感。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Power, approach, and inhibition [J].
Keltner, D ;
Gruenfeld, DH ;
Anderson, C .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 110 (02) :265-284
[12]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Solom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13]  
构建网络和谐——网络赋权现象的传播学分析.[A].杜立婷;刘晶晶;.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2013,
[14]  
信息区隔与网络赋权——从互联网使用差异到在线公民参与.[A].陈福平;.“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2012,
[15]  
数字麦克卢汉.[M].(美)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6]   言语行为理论与传播中的话语权力 [J].
夏慧言 ;
贾亚丽 ;
王梅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1) :134-137
[17]  
个人权力感对进谏行为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的视角.[J].段锦云;黄彩云;.心理学报.2013, 02
[18]   微博时代中国新公民运动的发展形态 [J].
田育臣 .
新闻爱好者, 2012, (07) :1-3
[19]  
大众传媒:话语权力与生活世界——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房光宇;翁翠苹;.西安社会科学.2011, 03
[20]   新媒体赋权:理论建构与个案分析——以中国稀有血型群体网络自组织为例 [J].
丁未 .
开放时代, 2011, (01) :1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