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背景下职务发明奖励报酬制度的完善

被引:8
作者
李石勇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职务发明; 奖励; 报酬; 约定优先; 知情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2 [专利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协同创新成果的完成单位、归属单位和收益单位三者不是同一主体的情形下,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如何保障,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我国应引导协同创新单位就跨单位的职务发明奖励报酬作出约定;并应规定在单位间没有约定的情形下,发明人所在的单位为法定职务发明奖励报酬支付主体,单位转让成果权属时应当保留收益权,明确单位的职务成果转化信息披露义务,赋予职务发明人优先受让权,以防止单位不合理处置协同创新职务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M].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   职务发明奖酬管制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J].
蒋舸 .
中国法学, 2016, (03) :125-144
[3]   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进路 [J].
顾毓波 .
知识产权, 2016, (04) :78-82
[5]   完善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的建议 [J].
刘博卿 .
中国高校科技, 2015, (09) :53-54
[7]   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研究 [J].
谢惠加 .
学术研究, 2014, (07) :58-62
[8]   新“人本理念”与职务发明专利制度的完善 [J].
何敏 .
法学, 2012, (09) :65-74
[9]   日本职务发明利益补偿机制的创新理念和保障机制 [J].
武彦 ;
李建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1 (02) :51-55+111
[10]   职员发明财产权利归属正义 [J].
何敏 .
法学研究, 2007, (05) :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