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及其在槽前型雷暴大风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严仕尧 [1 ]
李昀英 [1 ]
齐琳琳 [2 ]
安洁 [2 ]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空军装备研究院气象防化研究所
关键词
垂直能量螺旋度; 槽前型雷暴大风; 潜势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引入垂直能量螺旋度指数(VEH)的概念并分析其物理意义,同时采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重要天气报文资料,将该指数应用于2009年7月4—7日华北地区一次槽前型雷暴大风过程的预报中;在此基础上,利用华北地区2008—2009年夏季4次槽前型雷暴大风个例,对该指数的普适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数反映了气块在螺旋上升过程中释放不稳定能量的能力,是诊断和预报槽前型雷暴大风的有效指数;并将该指数应用于一次华北典型槽前型雷暴大风的预报中,通过对比其它指数,证明其有效;用14时的VEH指标,预报20时前的雷暴大风天气,这种天气一般在VEH超过1.4 J.m.kg-.1s-2的3~6 h之间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准平衡流在中尺度深厚湿对流系统中的诊断分析概述 [J].
陆汉城 ;
葛晶晶 ;
钟玮 .
暴雨灾害, 2010, 29 (02) :105-110+147
[2]   2008年6月黄冈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李海燕 ;
施望芝 ;
陈光涛 .
暴雨灾害, 2010, 29 (01) :65-70
[3]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J].
廖晓农 ;
于波 ;
卢丽华 .
气象, 2009, 35 (09) :18-28+130
[4]   武汉一次下击暴流天气的成因分析 [J].
崔讲学 ;
张家国 ;
王仁乔 ;
王平 .
暴雨灾害, 2007, (04) :369-371
[5]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 [J].
尤红 ;
姜丽萍 ;
彭端 ;
夏冠聪 .
气象, 2007, (04) :71-76
[6]   一次江淮暴雨的数值模拟及暴雨落区的诊断分析 [J].
史小康 ;
李耀东 ;
高守亭 ;
付容 .
气象科学, 2007, (01) :26-34
[7]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天气—气候学特征研究 [J].
秦丽 ;
李耀东 ;
高守亭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54-762
[8]   我国螺旋度的研究及应用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6, (04) :754-762
[9]   螺旋度应用研究综述 [J].
郑峰 .
气象科技, 2006, (02) :119-123
[10]   动力和能量参数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J].
李耀东 ;
刘健文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2004, (04) :4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