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黄冈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3
作者
李海燕 [1 ]
施望芝 [2 ]
陈光涛 [1 ]
机构
[1] 湖北省黄冈市气象局
[2] 武汉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 相当黑体温度; 对流有效位能; 风暴相对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气象卫星云图、雷达监测产品、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3日发生在鄂东黄冈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和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主要是华北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带来的强冷平流和中低层暖湿切变线所致,下层暖湿、上层干冷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云团移动前方TBB等值线密集区与TBB冷中心之间的区域;典型弓形回波引起的地面大风对应的近地层径向速度图上一般表现为很强的辐散流场;当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于150m2·s-2时,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且SRH值越大,风暴旋转性越大,造成地面大风越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一次台风倒槽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分析 [J].
王君 ;
康雯瑛 ;
张霞 ;
曹淑超 ;
周幸福 ;
李慧芳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2) :25-30
[2]   2003年4月江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钱传海 ;
张金艳 ;
应冬梅 ;
林建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4) :460-467
[3]   2004年初春武汉机场临近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J].
黄艳芳 .
暴雨灾害, 2007, (01) :73-77
[4]   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北侧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 [J].
龙利民 ;
陈亮 ;
江航东 ;
姜玉印 .
暴雨灾害, 2007, (01) :68-72
[5]   2004-07-16河南省特大暴雨过程螺旋度分析 [J].
王蕊 ;
匡晓燕 ;
席世平 ;
苏爱芳 .
河南气象, 2005, (02) :9-11
[6]   利用TBB资料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征的分析和描述 [J].
姚秀萍 ;
刘还珠 ;
赵声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143-151
[7]   一次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 [J].
孙士型 ;
陈少平 ;
于大峰 ;
汪应琼 ;
仇苏宁 .
湖北气象, 2004, (01) :12-14
[8]   对流参数在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测中的作用 [J].
刘玉玲 .
气象科技, 2003, (03) :147-151
[9]   对宜昌市“98.4.23”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 [J].
成章纲 ;
毛以伟 ;
付晓辉 ;
何明琼 ;
叶建元 .
湖北气象, 2000, (01) :14-16
[10]  
高等天气学[M]. 气象出版社 , 丁一汇 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