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及影响因子时序特征——以雄县为例

被引:2
作者
王树涛 [1 ]
门明新 [1 ]
李新旺 [1 ]
陈影 [1 ]
李晶 [2 ]
许皞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稳定性; 生产力指数; 时间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产力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持续稳定的增长,把握农田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特征,分析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各因子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19742005年河北平原区雄县农村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指数,采用剩余法剥离生产力波动趋势,从总体上研究农田生产力稳定性规律和时序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影响农田生产力的6个因子波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农田生产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雄县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从总体上呈现分布比例均衡的趋势,在过去30年中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作物生产供给基本平衡;生产力稳定性具有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通过对生产力各影响因子的因子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发现,影响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6个因子中,气候是波动因子,生产投入是稳定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871 / 8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过程的河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J].
李新旺 ;
门明新 ;
王树涛 ;
齐跃普 ;
杜博洋 ;
许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30-439
[2]   气候变化对中国黄淮海农业区小麦生产影响模拟研究 [J].
田展 ;
刘纪远 ;
曹明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98-607
[3]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
莫兴国 ;
林忠辉 ;
刘苏峡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49-457+502
[4]   我国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喻翠玲 ;
冯中朝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1) :7-10
[5]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 [J].
朱万斌 ;
邱化蛟 ;
常欣 ;
程序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5) :983-989
[6]   陕西省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J].
陈秀端 ;
任志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1) :52-56
[7]   粮食单产波动的地区性差异及对策研究 [J].
钟甫宁 ;
邢鹂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3) :16-19
[8]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 [J].
刘明亮 ;
陈百明 .
灾害学, 2000, (04) :79-86
[9]   1949~1992年我国粮食单产的气候影响分析 [J].
谢云 ;
刘继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4) :26-31
[10]  
Variability in regional wheat yields as a function of climate, soil and economic variables: Assessing the risk of confounding[J] . Martha M. Bakker,Gerard Govers,Frank Ewert,Mark Rounsevell,Robert Jones.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