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山地类型界定与山区类型划分

被引:54
作者
范建容 [1 ]
张子瑜 [1 ,2 ]
李立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GIS; 山地; 山区; 地形起伏度; 最佳统计单元; 均值变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2 [中国自然地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山地类型的界定是科学认知山地规律的基础,对山地科学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意义。山地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促进山区区域在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山地类型界定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山区类型进行划分,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科学依据。采用GIS技术并结合DEM数据,对四川省的山地类型进行界定,同时对山区的类型进行划分。在山地类型界定涉及到的地形起伏度计算中,对均值变点法的应用结果进行了讨论与改进,得到地形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为9.92 km2。将四川省山地类型界定为丘陵、低山、中低山、中山、次高山、高山、极高山;将山区划分为纯丘陵县、半山区县、准山区县、显山区县、整山区县,并对山区发展的政策方向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基于DEM数据分割的西南地区地貌形态自动识别研究
    曹伟超
    陶和平
    孔博
    刘斌涛
    孙玉莲
    [J]. 中国水土保持, 2011, (03) : 38 - 41
  • [2] 四川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张国庆
    王永军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 1217 - 1225
  • [3] 量化中国山区范围——以四川省为例
    江晓波
    曾鸿程
    [J]. 山地学报, 2009, (01) : 24 - 32
  • [4] 中国山区近年发展态势与战略展望
    陈国阶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6) : 485 - 491
  • [5] RS和GIS支持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宋述军
    柴微涛
    周万村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10) : 145 - 147
  • [6] 新疆地势起伏度的分析研究
    张军
    李晓东
    陈春艳
    刘俊燕
    [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S1) : 10 - 13
  • [7] 中国山地范围界定的初步意见
    江晓波
    [J]. 山地学报, 2008, (02) : 129 - 136
  • [8] 多尺度DEM提取地势起伏度的对比分析——以福建低山丘陵区为例
    郎玲玲
    程维明
    朱启疆
    龙恩
    [J]. 地球信息科学, 2007, (06) : 1 - 6+135
  • [9] 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刘玉
    刘毅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 153 - 162
  • [10] 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
    陆大道
    刘卫东
    [J]. 地理科学, 2000, (06) : 487 -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