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和判断中的基准变换及其性质坐标分析法

被引:13
作者
冯嘉礼,詹明,叶中行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天津长途电信局,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感知识别,概念判断,感知同态,感知函子,基准变换,性质坐标分析法,思维科学;
D O I
10.13656/j.cnki.gxkx.1994.04.002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感知识别和概念判断分别是直感(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的基础,其基准可随外部条件和思维者认知结构而变的现象,是识别、判断和推理等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性的根源,感知与判断的描述,需要一种既能容纳对象属性和人类基准的表示系统,又能刻划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根据神经生理实验和心理学理论,将感觉和知觉分别定义为神经元(或集团)对事物简单属性和整合(整体和综合)属性的识别映射;给出了思维科学的两个基本命题:(1)事物性质元间基于整合的生成结构能在感知记忆集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同态映射;(2)事物性质无间的推理关系能在感知记忆范畴中得到保持的充要条件是感知觉是一个范畴函子.事物性质元间的生成与推理结构有一个同构的表示模型──性质单纯形K的重心剖分复形K ̄(m)(X),简称性质坐标系,框架和网络可作为子复形嵌入其中,对象属性和心理基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可在性质坐标系K ̄(m)(x)中得到表示,人类感知识别、概念判断以及基干它们的推理和决策等都可在其中得以统一刻划.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判断基准的可变性与面向判断的性质逻辑 [J].
冯嘉礼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1) :28-35
[2]   神经科学的近代发展及其对因果观念的挑战 [J].
邵学思 .
自然杂志, 1993, (06) :14-19+2
[3]   一种会学习的感知决策机模型 [J].
冯嘉礼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 (01) :1-6
[4]   基于性质坐标系的一种非单调推理与决策 [J].
冯嘉礼 .
大自然探索, 1990, (04) :87-93
[5]   以属性为基础的知识库建库原则 [J].
冯嘉礼 ;
冯嘉仁 ;
詹增修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87, (11) :55-61
[6]  
计算机科学中的范畴论[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陈意云编著, 1993
[7]  
心理学导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黄希庭著, 1991
[8]  
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汪培庄 编, 1983
[9]  
数理逻辑通俗讲话[M]. 科学出版社 , 王浩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