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7 条
东北及邻近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新特征及对大气环流的响应
被引:1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东北夏季气温;
年代际变化;
大气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简称东北)123个气象站的逐日地面气温资料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月平均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EOF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北夏季气温异常的特征和不同空间型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和东北—西南反位相分布型。近60年来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1990年以后增温明显,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东北部升温早而西南部晚。东北夏季气温的异常分布型有:(1)全区一致高温型,(2)全区一致低温型,(3)西南部低温、东北部正常或高温型,(4)东北部低温、西南部正常或高温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季气温的高低与其上空500hPa位势高度有关,气温偏高对应位势高度正异常,气温偏低对应位势高度负异常。当东北全区处于一致的正(负)异常大气环流形势的控制下,全区气温一致偏高(低);当东北部与西南部分别处于不同位相的位势高度异常控制之下,则两区的气温变化不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604 / 161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我国东北夏季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的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3) : 19 - 26李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李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区域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管兆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 [2] 西北西风区与东部季风区年气温变化特征对比分析[J].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 1203 - 1206张洪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黄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甘肃省庆阳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9, (04) : 711 - 72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4] 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对东亚季风和高原加热场的响应[J]. 高原气象 , 2009, (04) : 731 - 73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东北夏季气温分区变化特征[J]. 气象科学, 2008, (01) : 50 - 5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丹东市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卢秉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丹东市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杨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丹东市气象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 [6] 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及其对北半球气候变暖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J]. 冰川冻土, 2006, (06) : 900 - 908侯依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施雅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6, (06) : 975 - 982李栋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 [8] 东北夏季气温变异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的关系[J].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 662 - 671孙建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王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 [9] 东北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J]. 气象科学, 2006, (02) : 157 - 163孙凤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杨修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路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杨素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 [10] 东北和华北东部气温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05, (06) : 1024 - 103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龚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孙凤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杨素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