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
太阳黑子周期长度;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8—2006年日喀则和玉树观测的历年各月平均地面(0 cm)温度和气温(百叶箱)资料,采用新量纲重新计算并续补了48年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存在后延1~2个月的显著相关,干季具有较好的持续性。除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外,总体表现出春、夏季由弱变强,秋、冬季由强变弱,且具有稳定而显著的准11年和17年周期。持续的太阳黑子数偏少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具有明显的指示性;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变长(太阳活动减弱)时,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通过初步分析认为,太阳活动是引起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75 / 9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青藏高原及铁路沿线地表温度变化趋势预测
[J].
李栋梁
;
郭慧
;
李跃清
;
钟海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685-693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郭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成因及未来趋势预测
[J].
李栋梁
;
王涛
;
钟海玲
.
中国沙漠,
2004, (03)
:122-125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王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
[J].
白虎志
;
谢金南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1, (01)
:22-27

白虎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谢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兰州中心气象台!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
[4]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与华西秋雨
[J].
陈忠明
;
刘富明
;
赵平
;
马振锋
.
高原气象,
2001, (01)
:94-99

陈忠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成都气象学院!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台!四川成都

刘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成都气象学院!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台!四川成都

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成都气象学院!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台!四川成都

马振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成都气象学院!四川成都,四川省气象台!四川成都
[5]
甘肃河东年降水量的周期变化
[J].
李栋梁
;
谢金南
;
王蕾
;
白虎志
;
刘德祥
.
高原气象,
2000, (03)
:295-303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

谢金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

王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

白虎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

刘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兰州市
[6]
高原季风的年代际振荡及其原因探讨
[J].
汤懋苍
.
气象科学,
1995, (04)
:64-68

汤懋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
[7]
河西走廊黑河流量的气候特征及其预报
[J].
李栋梁
;
陈丽萍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3)
:319-324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陈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8]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与东亚环流及西北初夏旱的关系
[J].
李栋梁
;
陈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1990, (04)
:383-391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陈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9]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气候特征
[J].
徐国昌
;
李栋梁
;
陈丽萍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0, (01)
:32-43

徐国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栋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陈丽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10]
1983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的地面和大气加热场
[J].
季国良
;
蒲明
;
席蕴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6, (02)
:155-166

季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蒲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席蕴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