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发生学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判别及保护发展策略——以浙江义乌何店村为例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奚雪松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淼
[
1
,
2
]
许立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许立言
[
3
]
黄以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黄以林
[
4
]
崔岩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崔岩岩
[
5
]
冷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冷刚
[
5
]
机构
: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3]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4]
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5]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9年
/ 10期
关键词
:
传统村落;
保护对象判别;
保护发展策略;
发生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K878 [遗址];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
060107 ;
083302 ;
摘要
:
当前传统村落普遍呈现"新"、"旧"、"异"空间的"多重时空重叠整合"状态。如何在复杂系统中科学判别保护对象构成体系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的关键性环节。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浙江义乌何店村为例,探讨了发生学视角下基于重要历史时期"原型—模型—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对象判别方法;从物质和非物质两大部类,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传统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子系统概括了保护对象构成体系;并从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三大层面提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管理控制策略、修缮整治策略以及可持续利用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试论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
[J].
屠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屠李
;
赵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赵鹏军
;
张超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与信息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张超荣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10)
:118
-124
[2]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J].
胡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胡燕
;
陈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陈晟
;
曹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曹玮
;
曹昌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曹昌智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1)
:10
-13
[3]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J].
冯骥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冯骥才
.
民间文化论坛,
2013,
(01)
:7
-12
[4]
亟须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
[J].
冯骥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文联
冯骥才
.
农村工作通讯,
2011,
(09)
:34
-34
[5]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J].
俞孔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俞孔坚
;
奚雪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奚雪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8)
:975
-986
[6]
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乃和
.
史学集刊,
2007,
(05)
:43
-50
[7]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J].
朱炳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炳祥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6)
:2
-7
[8]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保护方法[D]. 镇雪锋.同济大学. 2007
[9]
水利的历史阅读[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周魁一, 2008
←
1
→
共 9 条
[1]
试论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基础
[J].
屠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屠李
;
赵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赵鹏军
;
张超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与信息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张超荣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6,
(10)
:118
-124
[2]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
[J].
胡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胡燕
;
陈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陈晟
;
曹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曹玮
;
曹昌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
曹昌智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
(01)
:10
-13
[3]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J].
冯骥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冯骥才
.
民间文化论坛,
2013,
(01)
:7
-12
[4]
亟须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
[J].
冯骥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文联
冯骥才
.
农村工作通讯,
2011,
(09)
:34
-34
[5]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J].
俞孔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俞孔坚
;
奚雪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奚雪松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8)
:975
-986
[6]
发生学方法与历史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乃和
.
史学集刊,
2007,
(05)
:43
-50
[7]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
[J].
朱炳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炳祥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6)
:2
-7
[8]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整体性保护方法[D]. 镇雪锋.同济大学. 2007
[9]
水利的历史阅读[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周魁一, 200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