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号强台风“纳沙”引发海南岛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12
作者
蔡小辉 [1 ]
杨仁勇 [2 ]
周过海 [1 ]
郭志鹄 [1 ]
机构
[1] 昌江县气象局
[2] 海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特大暴雨; 双重; 地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于MICAPS资料、NCEP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1117号强台风"纳沙"造成海南岛特大暴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强盛的西南季风为其提高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双重"列车效应"是造成海南岛特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暖平流上叠加辐合风场有利于强降水的形成和维持,"逆风区"与强降水中心一致;地形对降水起到明显的增幅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22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 [J].
马玉芬 ;
沈桐立 ;
丁治英 ;
张广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2) :277-286
[2]   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J].
雷恒池 ;
洪延超 ;
赵震 ;
肖辉 ;
郭学良 .
大气科学 , 2008, (04) :967-974
[3]   台风形成过程中三维结构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黄新晴 ;
罗哲贤 ;
滕代高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48-656
[4]   0601号强台风“珍珠”移动路径分析 [J].
廖义樟 ;
康晋闽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2) :15-17
[5]   台风“派比安”分析 [J].
陈见 ;
罗建英 ;
廖胜石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2) :1-6
[6]   “碧利斯”与“派比安”影响广西的对比分析 [J].
贺春江 ;
韦春霞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1) :2-5
[7]   引起广西大风的台风特征分析 [J].
周惠文 ;
况雪原 ;
金龙 ;
苏兆达 ;
林键玲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S1) :69-70+105
[8]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 [J].
孙瑞 ;
龙春华 ;
郑芬 .
广西气象, 2006, (S3) :36-37
[9]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 [J].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672-681
[10]   “艾利”热带风暴多普勒雷达定位方法的探讨 [J].
吴陈锋 ;
吴智辉 .
广西气象, 2005, (S1) :125-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