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雨对淡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张恒 [1 ,2 ]
曾凡棠 [1 ]
房怀阳 [1 ]
张恒军 [1 ]
萧洁儿 [1 ]
虢清伟 [3 ]
曾东 [3 ]
欧阳正 [3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东江水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淡水河流域; 连续降雨; 非点源污染; 污染物通量站;
D O I
10.13671/j.hjkxxb.2011.05.013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淡水河流域污染物通量站的连续流量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4场连续降雨对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降雨期间,污染浓度与流量相关性不显著,但NH4+-N、TP及TN通量与流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污染物通量与流量的相关系数大小顺序如下:TP>NH4+-N>TN>SS>NO3--N.另外,统计结果表明,在降雨历时比较长的条件下,降雨事件3中的SS、TN和NH4+-N的输出通量与降雨事件1相比分别下降了36%、29%和28%;而在降雨历时较短的情况下,降雨事件4中的SS、TN和NH4+-N的输出通量与降雨事件2相比分别下降了8%、32%和26%;与SS、TN及NH4+-N相比,NO3--N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的输出通量有显著增长(降雨1事件VS降雨3事件,降雨2事件VS降雨4事件),而TP的输出通量则保持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927 / 9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of urban runoff pollutant load and event mean concentration considering rainfall variables[J]. Marla C.Maniquiz,Soyoung Lee,Lee-Hyung Kim.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06)
[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淋失的影响 [J].
汪涛 ;
朱波 ;
况福虹 ;
张剑 ;
王振华 ;
周明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4) :781-788
[3]   东江中上游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变化特征 [J].
江涛 ;
张晓磊 ;
陈晓宏 ;
林凯荣 .
湖泊科学, 2009, 21 (06) :873-878
[4]   高速公路雨水径流重金属污染初期效应 [J].
傅大放 ;
石峻青 ;
李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8) :1672-1677
[5]   九龙江流域氮的源汇时空模式与机理初探 [J].
陈能汪 ;
洪华生 ;
张珞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4) :830-839
[6]   太湖地区典型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规律——以宜兴梅林小流域为例 [J].
张荣保 ;
姚琪 ;
计勇 ;
王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94-98
[7]   芦溪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一般规律 [J].
胡远安 ;
程声通 ;
贾海峰 .
环境科学, 2004, (06) :108-112
[8]  
Total pollution effect of urban surface runoff[J] . Hongbing LUO,Lin LUO,Gu HUANG,Ping LIU,Jingxian LI,Sheng HU,Fuxiang WANG,Rui XU,Xiaoxue HUA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2009 (9)
[9]  
Isolating the water quality responses of multiple land uses from stream monitoring data through model calibration[J] . Richard S. Walton,Heather M. Hunter.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9 (1)
[10]   Application of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to predict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J].
Ullrich, Antje ;
Volk, Martin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 96 (08) :120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