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蛭石缓冲单元及缓冲能力生物再生研究

被引:13
作者
黄忠良
胡曰利
吴晓芙
董敏慧
李建娜
胡艳
柯芝兰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天然蛭石; 缓冲单元; 生物再生;
D O I
10.13671/j.hjkxxb.2007.12.007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针对当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冬季处理效果差等问题,研究了在处理系统中构建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及其吸附饱和后进行生物再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1.4m.3m-.2d-1(COD:150~350mg.L-1、NH4+-N:10~30mg.L-1、TP:1.0~4.5mg.L-1)和蛭石层填充高度≥60cm的条件下,无植物天然蛭石缓冲单元可至少在45d内保持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从而可基本满足人工湿地在植物换季时期的处理需要,而且,增加系统含氧量和蛭石用量可提高体系缓冲性能.在夏秋季温度较高的条件下(25~30℃),利用微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和植物根系的吸收与复氧功能,可有效提高蛭石再吸附的能力,其中有植物的湿地单元90d后蛭石吸附容量的再生率可达88.2%~91.3%,生物再生过程的动力学方程符合指数关系,植物种类、干湿交替时间和碳源对蛭石生物再生过程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006 / 20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潜流型人工湿地冬季污水净化效果 [J].
雒维国 ;
王世和 ;
黄娟 ;
鄢璐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S1) :32-35
[2]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改进 [J].
项学敏 ;
宋晨 ;
周集体 ;
周笑白 ;
杨凤林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10) :101-102+114+121
[3]   人工湿地沸石填充方式研究 [J].
卢少勇 ;
张彭义 ;
余刚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3) :91-95
[4]   人工湿地中沸石对铵吸附能力的生物再生研究 [J].
付融冰 ;
杨海真 ;
顾国维 .
生态环境, 2006, (01) :6-10
[5]   沸石联合生物吸附再生工艺可行性研究 [J].
陈和谦 ;
吴志超 ;
黄友谊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 (08) :26-29
[6]   碳源及碳氮比对异养反硝化微生物异养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傅利剑 ;
郭丹钊 ;
史春龙 ;
黄为一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2) :42-45
[7]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J].
贺锋 ;
吴振斌 ;
陶菁 ;
成水平 ;
付贵萍 .
环境科学, 2005, (01) :47-50
[8]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净化磷素污染性能的分析 [J].
袁东海 ;
景丽洁 ;
高士祥 ;
尹大强 ;
王连生 .
环境科学, 2005, (01) :51-55
[9]   潜流人工湿地的局限性与运行问题 [J].
尹炜 ;
李培军 ;
尹澄清 ;
台培东 ;
李海波 ;
郭伟 .
中国给水排水, 2004, (11) :36-38
[10]   蛭石的NH吸附与Langmuir方程 [J].
吴晓芙 ;
胡曰利 ;
聂发辉 ;
王平 ;
李科林 .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 (03) :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