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及其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13
作者
钟业喜 [1 ,2 ]
陆玉麒 [2 ]
卢晓旭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城镇; 可达性; 江苏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08
中图分类号
K902 [];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可达性评价一般包括网络分析和栅格分析。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栅格分析方法,以江苏省65个县(市)行政中心(城镇)为研究节点,利用1990、1996、2002和2008年的交通路网数据,对江苏省4个研究年度城镇间两两可达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改善明显;城镇间可达性结构由"纺缍型"向"倒金定塔型"转变;城镇间可达性总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间联系更加紧密;城镇间可达性改善并不均衡;交通建设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城镇可达性和区位优势的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817 / 18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网络密度、邻近性及可达性(英文)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王娇娥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2) :295-309
[2]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 [J].
李俊峰 ;
焦华富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535-544
[3]   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09-816
[4]   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J].
王德 ;
郭玖玖 .
现代城市研究, 2008, (05) :68-75
[5]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6]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可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6) :726-731
[7]   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 [J].
朱杰 ;
管卫华 ;
蒋志欣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0) :1023-1033
[8]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J].
陈洁 ;
陆锋 ;
程昌秀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100-110
[9]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吴威 ;
曹有挥 ;
曹卫东 ;
徐建 ;
王玥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65-1074
[10]   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J].
张兵 ;
金凤君 ;
于良 .
经济地理, 2006, (05) :776-779+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