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路网络演变的可达性评价

被引:50
作者
张兵
金凤君
于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中国北京
关键词
公路网络; 可达性; 空间格局; 区域发展;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6.05.012
中图分类号
U412.1 [公路规划与公路网];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利用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1984—2004年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带来的可达性变化,并对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可达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湖南公路网络变化过程中,可达性显示以中南部为主的“中心—边缘”同心圈层结构,呈现明显“东北—西南”轴线特征,网络变化使湘西、湘南等边远地区受益巨大,但滞后的特征仍然显著。公路网络演变过程中,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变异先减小后增大,到2025年,湖南高速公路网络完成,城市间可达性将逐步实现优化均衡,14个地级市4h通勤圈基本形成,长沙等核心城市2h交流圈的扩展将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纵深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76 / 779+796 +7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 [J].
曹小曙 ;
薛德升 ;
阎小培 .
地理学报, 2005, (06) :25-32
[2]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J].
王姣娥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05, (03) :371-380
[3]   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J].
徐旳 ;
陆玉麒 .
经济地理, 2004, (06) :830-833
[4]   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 [J].
罗鹏飞 ;
徐逸伦 ;
张楠楠 .
经济地理, 2004, (03) :407-411
[5]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
金凤君 ;
王姣娥 .
地理学报, 2004, (02) :293-302
[6]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
曹小曙 ;
阎小培 .
地理研究, 2003, (03) :305-312
[7]  
Impacts of the National Trunk Highway System on accessibility in China[J] . Si-ming Li,Yi-man Shum.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 2001 (1)
[8]  
The growth of city systems with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s[J] . Kiyoshi Kobayashi,Makoto Okumura.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