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发展格局的动态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视角

被引:3
作者
陈恒 [1 ]
苏航 [2 ]
魏修建 [2 ]
机构
[1]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业发展格局; 动态演化; 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 匹配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战略的深入推进,金融业发展格局产生了动态演化。本文从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视角,探讨了我国金融业发展格局的动态演化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业发展格局的动态演变具有三个特征:我国东南方向—西北方向—西南方向,以2010年为节点,金融业发展格局从东部开始缓慢转向我国中部地区。且金融业发展格局演变可能具有动力转换特征,表现为由资本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提高驱动,转化为依托劳动力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提高驱动。(2)以东部地区金融业最为典型,高涨的劳动工资已经波及到劳动就业,抑制了劳动力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提高,而劳动力流动能力增强有利于提升匹配度,但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提高通过对劳动力流动能力的调节,抑制了劳动力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的提升。(3)东中部地区之间金融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竞争关系表现出非良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金融业可能存在资本要素投入过度现象,东西部地区可能存在投机性资本要素投入,以上均不利于金融业资本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的提高。(4)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包含的实体经济增长能力较弱,导致无法以需求为导向促进金融业发展规模扩大,致使金融业双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的匹配度无法有效提高。而要素投入与产业分布匹配度较高地区具有的特征为:金融业双要素供给处于相对有效竞争市场,且金融业发展对资本要素的吸引力高于劳动力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6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省域资本流动问题研究——基于1978—2015年的数据分析 [J].
王振兴 .
金融理论与实践 , 2018, (01) :36-39
[2]   房价如何影响劳动力流动? [J].
张莉 ;
何晶 ;
马润泓 .
经济研究, 2017, 52 (08) :155-170
[3]   “一带一路”视域下金融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基于劳动力和资本双要素投入的分析 [J].
车明好 .
商业研究, 2017, (08) :41-54
[4]   我国金融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NSBM-TOBIT两阶段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 [J].
黄潇 ;
黄茂珂 .
西部论坛, 2017, (03) :45-56
[5]   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J].
曾妮妮 ;
永春芳 ;
汪晶晶 ;
辛冲冲 .
金融发展研究, 2016, (10) :12-19
[6]   金融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法 [J].
贾利军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05) :18-29+134
[7]   适配城镇化视角下中国城市金融发展格局——基于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证 [J].
王伟 ;
徐世黔 ;
赵璐 .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09) :92-102
[8]   中国各省区资本流动能力再检验:基于广义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J].
王守坤 .
经济评论, 2014, (04) :68-84
[9]   我国金融业效率的测度及对应分析 [J].
李苍舒 .
统计研究, 2014, 31 (01) :91-97
[10]   我国省域金融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 [J].
林晓 ;
韩增林 ;
赵林 ;
郭建科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87-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