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基于与固定资本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较分析

被引:12
作者
姜海
王博
李成瑞
曲福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固定资本; 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增长率; 空间自相关分析;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3.05.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1999—2008年分省固定资本存量、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和建设用地面积统计数据,估计、比较不同生产要素的空间自相关系数,揭示近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研究方法:应用空间计量分析、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影响。研究结果:(1)2000—2008年建设用地扩张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0.3023,显著高于固定资本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说明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间建设用地规模差异持续扩大;(2)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关系时,需考虑空间变量的影响;(3)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建设用地扩张显著地表现为中部、北部地区低—低集群和东部地区高—高集群。研究结论:(1)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比较优势差异、土地要素的不可流动性和以国家计划为主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是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与固定资本和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国家应重视土地发展权集中配置可能引发的区域发展过度失衡、局部地区生态压力过大等潜在风险,改进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