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被引:68
作者
魏鑫丽 [1 ]
印象初 [2 ]
郭英兰 [1 ]
沈南英 [3 ]
魏江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DNA随机扩增多态型; 间隔区; 中华束丝孢; 中国被毛孢; 无性型; 蝙蝠蛾拟青霉;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6.02.006
中图分类号
S567.35 []; Q939 [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071005 ; 100705 ;
摘要
为了探明冬虫夏草及其相关类群的亲缘关系,以冬虫夏草、中国被毛孢及中华束丝孢(=冬虫夏草头孢=蝙蝠蛾多毛孢)共6株菌种作为内群和一株蛹草拟青霉作为外群进行了DNA随机多态型(RAPD)分析。此外,基于上述供试材料又在内群中增加了一株蝙蝠蛾拟青霉,并对内群和外群样品的nrDNA间隔区(ITS)碱基序列进行了测定;对于测定的8条序列连同来自GenBank中的4条相关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华束丝孢和中国被毛孢均系冬虫夏草菌的无性型。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国被毛孢应为冬虫夏草菌无性型的正确名称。而蝙蝠蛾拟青霉为不同于冬虫夏草菌的另一种真菌;该名称由于不合格发表而不被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所承认。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2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冬虫夏草无性型研究概况 [J].
蒋毅 ;
姚一建 .
菌物系统, 2003, (01) :161-176
[2]   西藏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J].
章卫民 ;
李泰辉 ;
陈月琴 ;
屈良鹄 ;
钟韩 ;
徐学平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3) :54-58
[3]   冬虫夏草的微循环产孢及其无性型的分离 [J].
莫明和 ;
迟胜起 ;
张克勤 .
菌物系统, 2001, (04) :482-485
[4]   虫草属多元起源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J].
王宁 ;
陈月琴 ;
章卫民 ;
李泰辉 ;
屈良鹄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70-73
[5]   确证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生物学证据I.中国被毛孢与冬虫夏草之间的关系 [J].
李增智 ;
黄勃 ;
李春如 ;
樊美珍 .
菌物系统, 2000, (01) :60-64
[6]   冬虫夏草无性型的分子鉴别 [J].
赵锦 ;
王宁 ;
陈月琴 ;
李泰辉 ;
屈良鹄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123-125
[7]   中国冬虫夏草菌液体发酵工艺初探 [J].
张显耻 ;
何道珍 .
食用菌, 1995, (06) :5-6
[8]   冬虫夏草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J].
梁佩琼 ;
陆大京 .
食用菌, 1990, (03) :2-3
[9]   蝙蝠蛾拟青霉新种的研究 [J].
戴如琴 ;
兰江丽 ;
陈伟华 ;
李晓明 ;
陈庆涛 ;
沈崇尧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221-224
[10]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 [J].
刘锡琎 ;
郭英兰 ;
俞永信 ;
曾纬 .
真菌学报, 1989, (0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