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新改土坡面产流产沙及水动力学参数特征

被引:6
作者
左烽林
钟守琴
冉卓灵
魏朝富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产流产沙; 水动力学参数; 新改土; 丘陵区; 紫色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8.01.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新改土是刚经过农地整理工程改造工序且处于土体非稳定期的土体,其土壤结构松散,在降雨径流作用下易发生水土流失,研究新改土的产流产沙和水动力学参数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紫色土丘陵区新改土坡面(10°)在不同上方来水流量(5,15,30L/min)及不同坡长(5,10,20,30,40,50m)条件下的产流产沙和水动力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率随着放水冲刷过程的变化趋势为波动增长期—稳定发展期,产沙率变化趋势为波峰波谷变化—逐渐减小—稳定发展,均在30~50min后达到稳定;平均产流率变化范围为0.36~20.46L/min,平均产沙率变化范围为1.11~239.09g/min;累积产沙量与累积产流量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2)径流稳定时呈层状缓流;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8.36~28.36Pa和1.42~5.10N/(m·s),与上方来水流量分别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和线性方程函数关系;径流功率是描述新改土坡面侵蚀产沙的最佳水动力学参数,二者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因此,上方来水流量和坡长均为紫色土丘陵区新改土坡面侵蚀的影响因素;产流产沙和水动力学参数与上方来水流量主要呈正相关性(R2为0.662~0.999),20,30m坡长是影响新改土10°坡面侵蚀的临界坡长。研究结果可为新改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和水土保持措施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冲刷条件下黄土丘陵区浅沟侵蚀形态及产流产沙特征 [J].
康宏亮 ;
王文龙 ;
薛智德 ;
郭明明 ;
史倩华 ;
李建明 ;
郭军权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20) :161-170
[2]   人工模拟降雨下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产沙规律 [J].
甘凤玲 ;
何丙辉 ;
王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12) :158-164
[3]   不同宽度冲刷槽对崩岗崩积体产流产沙的影响 [J].
李学增 ;
黄炎和 ;
林金石 ;
蒋芳市 ;
郝福星 ;
关家椿 ;
许煌基 ;
杨丹丹 ;
王振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9) :136-141
[4]   赣北红土区工程堆积体坡面水动力特性 [J].
王雪松 ;
陈曦 ;
马洪超 ;
谢永生 .
水科学进展, 2016, 27 (03) :412-422
[5]   模拟降雨下坡面微地形量化及其与产流产沙的关系 [J].
唐辉 ;
李占斌 ;
李鹏 ;
汤珊珊 ;
任宗萍 ;
张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4) :127-133
[6]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地径流泥沙特征研究 [J].
刘泉 ;
李鹏 ;
李占斌 ;
陈磊 ;
周坪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5, (03) :1-5
[7]   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土侵蚀及磷素流失的影响 [J].
何晓玲 ;
郑子成 ;
李廷轩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12) :2492-2500
[8]   模拟径流条件下工程堆积体陡坡土壤侵蚀过程 [J].
张乐涛 ;
高照良 ;
李永红 ;
田红卫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8) :145-153
[9]   细沟侵蚀特征及其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 [J].
和继军 ;
吕烨 ;
宫辉力 ;
蔡强国 .
水利学报, 2013, 44 (04) :398-405
[10]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吸附态磷可迁移污染负荷空间分布 [J].
龙天渝 ;
曹怀亮 ;
安强 ;
贺秀斌 ;
乔敦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4) :157-16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