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盆地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11
作者
吴晓智 [1 ,2 ]
李佰华 [2 ]
吕修祥 [3 ]
谢会文 [3 ]
刘志刚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4] 中海石油天津分公司
关键词
库车前陆盆地; 走滑断裂; 构造分段; 构造分带; 油气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天山造山带中,产生了分别平行和垂直于天山的走滑断裂系。平行于天山的走滑断裂对盆地不同构造带的形成及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垂直于天山的走滑断裂则造成了库车前陆盆地的构造分段现象。走滑断裂可形成一系列与走滑相关圈闭,为油气提供聚集场所。主干走滑断裂分隔性较好,派生走滑断裂的连通性较好,因此库车前陆盆地的油气主要聚集在派生走滑断裂发育的地区,而主干走滑断裂则使油气性质东、西分段,南、北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前陆盆地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宋岩 ;
方世虎 ;
赵孟军 ;
柳少波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38
[2]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J].
贾承造 ;
宋岩 ;
魏国齐 ;
赵孟军 ;
柳少波 ;
李本亮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3
[3]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其油气运聚效应[J]. 曾联波,谭成轩,张明利.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1)
[4]   中天山地块南北两缘的韧性剪切带 [J].
杨天南 ;
李锦轶 ;
文中田 ;
冯晓飞 ;
王瑜 ;
孙桂华 ;
高立明 .
地质学报, 2004, (03) :310-318+437
[5]   库车盆地依南气田构造变形特征及动力学机制 [J].
何光玉 ;
卢华复 ;
李树新 ;
杨树锋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247-252
[6]   冀中坳陷马西断裂带分段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孙冬胜 ;
刘池阳 ;
杨明慧 ;
杜金虎 ;
张以明 ;
张锐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38-244
[7]   库车和北塔里木前陆盆地与南天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J].
李曰俊 ;
宋文杰 ;
买光荣 ;
周黎霞 ;
胡剑风 ;
尚新路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5) :376-381+1
[8]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附视频 [J].
刘志宏 ;
卢华复 ;
李西建 ;
贾承造 ;
雷刚林 ;
陈楚铭 ;
王国强 ;
范湘涛 .
地质科学, 2000, (04) :482-492
[9]   西天山两侧前陆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特征及构造意义 [J].
王永 ;
李德贵 ;
王彦斌 ;
李建成 .
新疆地质, 2000, (03) :245-251
[10]   库车再生前陆逆冲带的构造特征与成因 [J].
卢华复 ;
陈楚铭 ;
刘志宏 ;
贾东 ;
王国强 ;
贾承造 .
石油学报, 2000, (03) :18-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