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7
作者
魏立颖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关系; 研究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国家管制范围缩小和社会力量增强,逐步向"强国家—强社会"的方向发展。针对这样一个变化,我国学者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研究模式用来解释和指导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建,主要有新权威主义说、市民社会说、法团主义说和分类管理说等,这些理论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通过比较和梳理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开放时代, 2008, (02) :30-41
[2]   中国的市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J].
王宏斌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 (01) :135-138
[3]   法团主义——一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J].
刘昱伶 ;
李向渊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2+9
[4]   建国后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综述 [J].
朱春雷 .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01) :44-46+21
[5]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 [J].
罗兴佐 .
学术界, 2006, (04) :259-262
[6]   法团主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模式选择 [J].
许婷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04) :91-94
[7]   法团主义视角下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调整与建构 [J].
张青国 .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01) :96-99+115
[8]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109-122+207
[9]   论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的构建和培育 [J].
顾晖 ;
颜素珍 .
前沿, 2005, (11) :189-192
[10]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 [J].
胡健 ;
董春诗 ;
不详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