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盆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28
作者
周新桂
操成杰
袁嘉音
陈彪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致密储集体; 裂缝; 定量预测; 新场气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4.01.014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构造裂缝预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岩石破裂法、主曲率法、能量法、统计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致密油气(田)藏,可采用不同方法或多方法综合处理。以川西新场气田为例,采用统计法和岩石破裂法相结合,预测了新场晚侏罗统蓬莱镇组中、上砂层组(J3p1、J3p2)、中侏罗统沙溪庙组(J2s)"A"和"C"砂岩层和千佛岩组(J2q)砂砾岩层中裂缝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高产气井和产气井与预测的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形成的裂缝发育区-次发育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具有两层以上裂缝发育区的叠合区,是天然气聚集最有利区块。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断层周围的弹塑性区及其地质意义 [J].
武红岭 ;
张利容 .
地球学报, 2002, (01) :11-16
[2]   裂缝发育区平面分布的分形评价 [J].
胡宗全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4) :583-587
[3]   地下构造裂缝分布规律及其预测 [J].
孙焕泉 ;
王加滢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3) :83-85+109
[4]   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在含油气盆地构造裂缝分析中应用初探 [J].
谭成轩 ;
王连捷 .
地球学报, 1999, (04) :392-394
[5]   储层构造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J].
宋惠珍 ;
曾海容 ;
孙君秀 ;
兰印刚 ;
黄辅琼 .
地震地质, 1999, (03) :205-213
[6]   油田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J].
武红岭 ;
王小凤 ;
马寅生 ;
陈正乐 ;
殷秀兰 .
石油学报, 1999, (05) :7-12
[7]   脆性岩储层裂缝定量预测的尝试 [J].
宋惠珍 .
地质力学学报, 1999, (01) :78-86
[8]   辽河张强凹陷科尔康油田储层裂隙预测研究 [J].
周新桂 ;
孙宝珊 ;
李跃辉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3) :72-77
[9]   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二元法 [J].
丁中一 ;
钱祥麟 ;
霍红 ;
杨友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1) :3-9+16
[10]   辽河科尔康油田断裂分形特征与油气关系 [J].
周新桂 ;
孙宝珊 ;
刘金红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