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居民职住空间均衡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9
作者
焦华富
戴柳燕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职住空间; 均衡性; 影响因素; 合肥市;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50508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居住和就业空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居民问卷调查数据,以市辖区和市区不同圈层为地域单元探讨了合肥市居民职住空间均衡性的总体特征及其空间差异,并分析了微观个体基本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宏观制度性因素对居民职住空间均衡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59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上海市的空间失配及其原因 [J].
谢叙祎 ;
陶新桂 .
城市问题, 2014, (06) :6-11
[2]   长江三角洲产业、就业演进及其耦合性研究 [J].
牟宇峰 .
经济地理, 2013, 33 (10) :95-102
[3]   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 [J].
刘志林 ;
王茂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4) :457-467
[4]   职住分离的空间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柴彦威 ;
张艳 ;
刘志林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157-166
[5]   中国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及其特征——以北京市为例 [J].
刘志林 ;
张艳 ;
柴彦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9) :110-117
[6]   北京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研究 [J].
徐涛 ;
宋金平 ;
方琳娜 ;
张宁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174-180
[7]   上海市职住分离情况定量分析 [J].
顾翠红 ;
魏清泉 .
规划师, 2008, (06) :57-62
[8]   城市居住-就业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科学, 2005, (06) :6664-6670
[9]  
明日的田园城市[M]. 商务印书馆 ,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EbenezerHoward), 2000
[10]   Methods to test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J].
Houston, DS .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81 (04) :40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