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与地质背景及洞穴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广西巴马水晶宫为例

被引:16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罗劬侃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洞穴环境; 地质背景;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 广西巴马水晶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运用岩溶地貌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机制和原理,结合动态耦合的方法和系统的观点,通过"洞穴"这一共同作用的对象,将洞穴的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与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过程进行有机联系,创立某一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成景耦合系统,概括其内涵、特征和意义。同时通过对广西巴马水晶宫区域地质背景、洞穴外部环境、洞穴内部环境等系统分析和研究,全面系统探讨水晶宫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成景耦合过程,并按不同时期区域构造运动的程度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的形成特征,将该成景耦合过程划分为4个可往复循环的阶段:1区域构造平稳前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形成发育阶段;2区域构造平稳中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大规模发育阶段;3区域构造平稳后期—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缓慢或停止发育阶段;4区域间歇性构造运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崩塌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528 / 154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安徽蓬莱仙洞不同滴水点差异PCP作用及其古气候记录研究意义 [J].
李吉龙 ;
段武辉 ;
吴江滢 .
第四纪研究, 2014, 34 (04) :905-906
[2]   喀斯特洞穴晶体生长速率的古气候重建意义 [J].
薛治国 ;
刘子琦 ;
陈浒 .
地球与环境, 2014, 42 (01) :34-40
[3]   广西巴马县水晶宫洞穴沉积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吴夏 ;
阳和平 ;
潘谋成 .
中国岩溶, 2013, (03) :345-357
[4]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方解石晶体的季节性生长及其环境控制 [J].
阮骄杨 ;
胡超涌 .
科学通报, 2010, 55 (30) :2988-2988
[5]   广西乐业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成景机制及模式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5) :580-594
[6]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覃建雄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8, 28 (04) :473-483
[7]   洞穴研究进展综述 [J].
陈伟海 .
地质论评, 2006, (06) :783-792
[8]   洞穴钟乳石类的分类方案 [J].
朱学稳 .
中国岩溶, 2005, (03) :169-174
[9]  
An irrigation experiment to compare soil, water and speleothem tetraether membrane lipid distributions[J] . Andy Baker,Catherine N. Jex,Helen Rutlidge,Martijn Woltering,Alison Blyth,Martin S. Andersen,Mark O. Cuthbert,Christopher E. Marjo,Monika Markowska,Gabriel C. Rau,Stuart J. Khan.Organic Geochemistry . 2016
[10]  
The 200,000 year long record of stable isotopes (δ 18 O, δ 13 C) of cave bear ( Ursus spelaeus ) teeth from Bi?nik Cave, Poland[J] . Maciej T. Krajcarz,Magdalena Krajcarz.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