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巴马县水晶宫洞穴沉积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15
作者
张美良
朱晓燕
吴夏
阳和平
潘谋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晶宫洞穴; 沉积物景观; 沉积环境; 形成时期; 广西巴马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巴马县水晶宫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景观丰富,类型多样,有石钟乳、石幔、石瀑布、石笋、石柱、石盾等特色景观;尤其是近期仍在发育的洞顶鹅管、卷曲石、石花等是国内外较为罕见的洞穴奇景。据沉积物的沉积类型、物质成分、沉积序次及测年等资料研究表明,水晶宫洞穴沉积物形成于晚第三纪以来。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更新世早期,洞内沉积主要为外源水携带的硅质岩、砂岩类砾石沉积形成的钙华砾石层。早更新世中期—中更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是水晶宫洞穴主要景观的形成期,沉积物景观宏大而壮观,230 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100~35万年前。晚更新世早期12.5~9万年的末次间冰期主要为温暖气候环境,洞内仅有少量的石笋沉积,且极少保存;9万年后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更不利沉积物发育和保存;自4万年后气候环境开始表现为温暖湿润,化学沉积活跃,洞穴沉积物主要由高约50~150cm的纯白色石笋群和钟乳石组成,为洞穴奇景的形成期,230 Th-U系测年得出其分别形成于40ka BP和7 500aBP以及1 450aBP。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形成的洞穴沉积物景观,不仅为水晶宫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价值,同时也为广西重建古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载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巴马水晶宫为例 [J].
邓亚东 ;
陈伟海 ;
张远海 ;
陈旺 ;
易旭敏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31 (03) :412-417
[2]   岩溶洞穴沉积物的地震记录浅析 [J].
张美良 ;
朱晓燕 ;
阳和平 ;
彭稳 ;
梁建宏 ;
李涛 .
中国岩溶, 2009, (04) :340-347
[3]   洞穴形态量计解析 [J].
张远海 ;
韩道山 ;
邓亚东 .
中国岩溶, 2008, (02) :151-156
[4]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沉积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袁鹤然 ;
乜贞 ;
刘俊英 ;
王梅 .
地质学报, 2007, (12) :1692-1697
[5]   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洞穴第三纪堆积的孢粉组成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J].
刘金荣 ;
张继淹 ;
梁耀成 ;
伍乃东 .
中国岩溶, 2004, (03) :73-80
[6]  
40~30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J]. 施雅风,于革.第四纪研究. 2003(01)
[7]   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J].
施雅风 ;
贾玉连 ;
于革 ;
杨达源 ;
范云崎 ;
李世杰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2002, (01) :1-11
[8]   广西区域热带岩溶地貌不同类型的演化浅议 [J].
刘金荣 ;
黄国彬 ;
黄学灵 ;
梁耀成 .
中国岩溶, 2001, (04) :2-7
[9]   广西乐业大石围大型岩溶漏斗的形成特征 [J].
张美良 ;
谢运球 ;
姚梦琴 ;
岑仕高 .
广西科学, 2000, (03) :217-221
[10]  
A very strong summer monsoon event during 30-40 kaBP in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 to precessional cycle[J]. SHI Yafeng, LIU Xiaodong, LI Bingyuan and YAO Tandong 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Lanzhou 730000, China;Lanzhou Institute of Plateau Atmospheric Physics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Lanzhou 730000, China;Institute of Geograph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101 ,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