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小江回水区透明度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15
作者
张呈
郭劲松
李哲
蒲清平
方芳
龙曼
高旭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透明度; 无机悬浮颗粒; 叶绿素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三峡成库后其季节调蓄过程使该水域湖沼学特征具有独特性.根据三峡小江流域回水区段为期2年的定位跟踪观测,对透明度(SD)和主要环境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期间,小江回水区透明度均值为170±7cm,各采样点透明度差异不明显且季节变化过程一致,自春末夏初开始降至最低水平,夏季汛期相对稳定,夏末入秋持续升高,冬季维持在较高状态,入春后下降.对透明度和主要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无机悬浮颗粒(PIM)是影响透明度的主要指标.透明度同PIM、Chl.a多元回归模型为:SD=(-89.389±8.101)·lg(PIM)+(-84.008±8.624)·lg(Chl.a)+(264.132±8.232).汛期低水位状态下(145-150m)小江回水区水动力条件趋于天然河道,河道输沙量增加使无机悬浮颗粒含量远高于藻类生物量而成为影响透明度的主要环境指标.在中水位(150-156m)和高水位(156m以上),虽然藻类进入非生长季节,但水位抬升和水体滞留时间的延长促使悬浮颗粒物大量沉淀,悬浮生长于表层水体的藻类成为影响透明度的主要环境指标,生物作用对透明度的影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三峡小江回水区磷素赋存形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 方芳,李哲,田光,郭劲松,张超.环境科学. 2009(12)
[2]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不同TN/TP水平下氮素形态分布和循环特点 [J].
李哲 ;
郭劲松 ;
方芳 ;
张超 ;
盛金萍 ;
周红 .
湖泊科学, 2009, 21 (04) :509-517
[3]  
三峡水库支流回水区营养状态季节变化[J]. 张晟,李崇明,郑坚,刘婷婷,曾凡海,付永川.环境科学. 2009(01)
[4]   三峡小江回水区段2007年春季水华与营养盐特征 [J].
李哲 ;
方芳 ;
郭劲松 ;
陈杰 ;
张超 ;
田光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36-44
[5]   云南抚仙湖透明度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潘继征 ;
熊飞 ;
李文朝 ;
李荫玺 .
湖泊科学, 2008, (05) :681-686
[6]   三峡水库主要入库河流磷营养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曹承进 ;
秦延文 ;
郑丙辉 ;
黄民生 .
环境科学, 2008, (02) :2310-2315
[7]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影响 [J].
张晟 ;
李崇明 ;
郑丙辉 ;
翟崇志 ;
郑坚 ;
张芹 .
环境科学, 2007, (03) :500-505
[8]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蔡庆华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7-11
[9]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秦伯强等编著, 2004
[10]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