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枇杷果实采后质地的变化与调控
被引:18
作者:
蔡冲
龚明金
李鲜
吕均良
陈昆松
机构:
[1] 浙江大学果实分子生理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采后;
质地;
衰老;
冷害;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06.04.008
中图分类号:
S667.3 [枇杷];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枇杷果实为材料,通过1-甲基环丙烯(1-MCP)和温度处理,探索其对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果实采后在20℃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超氧自由基(O·2)积累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呈峰型变化,果肉组织相对电导率持续增加,果实硬度趋于增大,果肉渐趋粗糙少汁,具有组织木质化的特征。1-MCP可以显著抑制PAL和LOX活性,减缓O·2生成,延缓组织衰老进程和硬度的增加。1℃低温贮藏可以有效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但会导致果实出现冷害,其典型症状也表现出了组织木质化。采后枇杷果实衰老过程中的硬度增加与冷害胁迫下的果实组织木质化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但其内在机制可能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31 / 73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