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论争及其长远影响

被引:21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构成四要件说; 阶层论体系; 客观主义; 比较研究;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争论,触及了方法论上的体系思考这一关键问题,必将对我国刑法学的未来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值得认真回顾总结。四要件说整体观察、全体性思考的方法将违法和责任混同,难以突出分析重点,且在共同犯罪、正当化事由的处理上存在明显"硬伤"。在我国刑法学中,立足于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降低"改革成本",防止理论建构在技术上过于繁琐,建构超越四要件、三阶层的争论且顾及实务操作便利的犯罪论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多种犯罪论体系并存的格局也属正常。无论犯罪论体系如何建构,都必须将违法和责任清晰分开,确保对客观面的判断在前,并一体地解决共犯论等其他关联问题,至于是否采用阶层论的术语则并非关键。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几种主要改造方案基本上都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认识到这一点,我国刑法学者今后就不再需要有"择边站队"的潜意识,从而减少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抽象争论,转向思考具体问题的解释妥当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欺骗超市保安开启寄存柜取走他人财物如何定性.[N].金林 ;罗永鑫;.检察日报.2011,
[2]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  
刑事法评论.[M].陈兴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  
刑法学总论.[M].黎宏.法律出版社.2016,
[5]  
刑事法评论.[M].陈兴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M].蔡桂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  
刑法总论.[M].周光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8]  
德国刑法学.[M].希尔根多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  
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M].梁根林;希尔根多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  
刑法学.[M].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