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豆育成品种的SSR标记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博
邱丽娟
常汝镇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2]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大豆;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来自 6个省市的 10个育成品种及其配制杂交的 2 2个F1代为材料 ,用 18个大豆SSR引物对亲本进行检测 ,探索用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预测F1代杂种优势的可能性 ,为大豆杂种优势利用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10个育成品种根据SSR数据可聚为两类 ,提高F1代的分枝数和单株荚数 ,选择类内的亲本配制组合要好于选择类间的亲本。大多数具有部分相同遗传背景F1性状的差异显著性和杂种优势随着亲本组合的不同而改变 ,与遗传距离关系并不密切。F1总体和少数具有部分相同遗传背景的F1百粒重的超中亲、高亲优势与遗传距离存在 2次曲线极显著相关 ,F1总体分枝数的超中亲优势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存在 2次曲线显著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大豆预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样品遗传多样性研究.[D].谢华.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 02
[2]  
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田清震.南京农业大学.2000, 01
[3]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Ⅴ.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J].
崔国惠 ;
倪中福 ;
吴利民 ;
李元清 ;
孙其信 .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01) :5-9
[4]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J].
张培江 ;
才宏伟 ;
袁平荣 ;
占新春 ;
阮新民 ;
孙传清 ;
何立斌 ;
孙明 .
杂交水稻, 2001, (05) :53-57
[5]   大豆杂交组合F1代优势及亲子代间的关系 [J].
梁江 ;
陈渊 ;
程伟东 .
广西农业科学, 2001, (04) :174-176
[6]   黄瓜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J].
夏立新 ;
陈德富 ;
哈玉洁 ;
杨瑞环 ;
付海鹏 ;
陈喜文 ;
李修庆 .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91-94
[7]   甜玉米距离分析与杂种优势的研究 [J].
王逸群 ;
赵仁贵 ;
王玉兰 ;
孙珊珊 .
吉林农业科学, 2001, (03) :16-20
[8]   茄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研究 [J].
井立军 ;
崔鸿文 .
西北农业学报, 1999, (02) :68-70
[9]   Genetic d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hybrid performance and heterosis in rice as revealed by PCR-based markers [J].
Xiao, J ;
Li, J ;
Yuan, L ;
McCouch, SR ;
Tanksley, SD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2 (06) :637-643
[10]   MOLECULAR DIVERGENCE AND HYBRID PERFORMANCE IN RICE [J].
ZHANG, QF ;
GAO, YJ ;
MAROOF, MAS ;
YANG, SH ;
LI, JX .
MOLECULAR BREEDING, 1995, 1 (02) :133-142